部门解读丨关于加快推动“电动遵义”建设实施方案
近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电动遵义”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实施方案》,现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0〕39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动贵州”建设的指导意见》(黔府办发〔2023〕1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与再制造能力,深入实施“双碳”战略,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此出台该《实施方案》。一是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实施方案》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缓解能源安全压力,降低二氧化碳和各种有害气体排放,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实现汽车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二是发挥比较优势,依托我市原材料、工业的比较优势,提升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与再制造能力,带动其他零部件配套产业实现协同发展,全力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为我市重点产业之一。三是加快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善配套设施,加速产业融合,通过政策助力有利于加快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我市新能源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到2026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达到45%,全市充(换)电站设施规模、运营质量显著提升,建成充换电站660座以上,充电桩28500个以上,其中公共桩8500个以上,私有充电桩达到20000个以上,充电服务能力达到50万千瓦。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成为我市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产业。
三、《实施方案》有哪些重点工作任务?
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共计19条具体措施,并明确了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一是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从完善充换电设施空间布局、完善公共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停车位充电秩序维护、加快建设城乡公共充电设施、保障充换电设施土地供给、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逐步推动换电通换化等七个方面以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为新能源车辆的普及和推广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创新发展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从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构建绿色城市配送体系、加大市场主体培育等三个方面提高货运车辆装载率和物流效率,提升城市物流服务水平。三是培育新型数字化能源汽车生态圈。通过建立充换电智慧运营平台,实现充换电全流程监控、提高充换电服务智能化水平,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感。四是加快各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运输。通过加大矿山、燃煤电厂和工程建设等领域推广新能源重卡;支持开通新能源重卡绿色预约通道;强化公务用车示范作用;加大公共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力度;加大城市配送和环卫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力度等5个方面加快新能源车辆的推广运用。五是打造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通过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打造“西部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与再制造功能区”,促进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
四、为顺利推进《实施方案》落地实施,有哪些政策支持?
一是落实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出台的高速公路分车型(类)差异化收费政策,对于使用ETC在省内收费高速公路行驶的新能源货车,执行通行费8.5折优惠政策。二是研究制定新能源车辆优惠政策和扩大新能源货车城区通行权限等。三是开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专项治理行动。四是通过强化新能源汽车金融支持和鼓励开展促销活动。五是有序淘汰燃油重卡,发展新能源电车及二手车出口鼓励对符合出口条件的车辆进行再制造、翻新、改装等以适配出口目的国家的标准,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相关政策支持。六是强化新能源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培育和引进。七是发展新能源智能制造与再制造。各有关县(区、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区管委会和各市直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