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丨《遵义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1月28日市政府正式印发《遵义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至2025年,是“十四五”时期遵义市老龄事业发展的战略性、系统性、指导性文件。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取得的成绩。“十三五”时期,全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老龄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政策引导、健全机制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先后出台了《遵义市关于加快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遵义市“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遵义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十三五”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31%,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6.4张。全市已建成敬老院215所、社会福利院5所、老年养护楼12个、老年公寓5个、日间照料中心8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608个,发展民办养老机构15家,民办养老企业8家,养老床位总数达27980张,基本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的格局。全市共有省级医养结合试点机构13家、基层医疗卫生医养结合服务试点机构15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试点社区7个、安宁疗护试点中心6个。全市有35家医养结合机构(其中12家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4家三级综合医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12家二级以上医疗综合医院开设了老年病科。全市共建设医疗康养产业项目228个,总投资达到1157.77亿元,其中医疗卫生项目104个,康养中心项目32个,运动健身中心9个,文体旅游中心47个,温泉养生中心5个,养老地产及其它项目31个。
(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我市人口老龄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5年,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将超过138万人,人口老龄化比例将超过21%。高龄、失能、空巢老年人数量和比例将大幅度增加,对高质量养老服务的需求激增,这与我市欠发达、欠开放的基本市情和民生欠账较多的短板叠加,未富先老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主要存在养老服务体系还待健全、养老服务供给不均衡。养老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养老服务产业业态还未形成。养老服务业与其他业态融合度不高,养老产业业态单一,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中度不高,尚未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比较显著的产业集群和产业聚集区全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取得快速发展。综合来看,机遇大于挑战。“十四五”期间,我市仍处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同时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医疗基础,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健康支撑三大体系更加健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老年社会环境更加友好,发展要素支撑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一)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推动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二)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逐步建立,兜底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普惠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方便可及、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供给有效保障。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三)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更加成熟。老年健康服务资源供给不断增加,老年人健康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老年医学科建设逐步推进,老年医学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四)老龄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遵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体育康养、森林康养等老龄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增加产品供给,优化配套设施,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康养产业同步建设。
(五)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推进。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扎实推进,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得到有效解决,老年人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六)发展要素支撑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规划用地用房等政策不断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持续加大,优惠政策落地落实。老龄工作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支持更加有力,为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具体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体系为重点,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化改革、综合施策,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推进的战略思维、坚持政府主导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坚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
(二)主要任务。按“十四五”规划要求,我们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推进“健康遵义”建设,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发展高质量健康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发展银发经济,着力推进老龄产业创新发展)、(深化科技支撑,帮助老年人更好适应智能化社会)、(践行积极老龄观,积极营造老有所为社会环境)、(强化法治保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总共9个方面细化了具体工作内容,明确了工作任务。
(三)保障措施。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监测评估、积极宣传引导四个方面举措,确保我市到202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通过四大保障措施,推进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制度更加坚实完善,既定目标全面实现,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成熟定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