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丨关于《遵义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规范和培育健康有序的土地市场,强化土地资源资产管理,市自然资源局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完成了新一轮遵义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为方便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基准地价,现就相关内容作如下解读。
一、工作背景
遵义市上一轮基准地价成果是2015年公布实施的。《关于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174号)要求,各地应建立和及时更新基准地价,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基准地价原则上每三年更新一次。
近年来,遵义市经济发展迅速,2018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3000.23亿元,成为全省第二个GDP上三千亿元的城市。渝黔高铁通车后,遵义成为重庆、贵阳之间的纽带,连接“一带一路”快速出海通道。同时,遵义市中心城区从红花岗区、汇川区,扩展到播州区、新蒲新区,交通条件快速便捷,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人居环境状况发生较大提升,城市的集聚能力逐步增强。
为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地价在调控土地市场中的作用,保持基准地价成果和宗地地价评估标准的现势性,保证自然资源部门依法行政,我市启动并完成了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
二、基准地价的概念
基准地价: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可建设用地范围内,对平均开发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建设用地,按照商服、住宅、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并由政府确定的,某一估价期日法定最高使用年期土地权利的区域平均价格。
基准地价更新:是指在土地定级或均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利用市场交易、土地收益或地价指数等相关资料全面或局部调整基准地价的过程。
三、基准地价成果制定的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第28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主席令第72号)
3.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示地价体系建设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7〕27号)
4.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14)
5.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14)
四、基准地价成果更新的过程和作用
本次基准地价更新的工作过程,经过前期准备、资料收集、内业整理、外业调查、体系建设、地价评估、图件编制、成果编写、内部审查、意见征询、公开听证、专家评审验收等程序,对项目成果进行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我市中心城区基准地价成果。
基准地价作为城镇土地的平均价格,对市场价格的形成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政府可以依据基准地价,对土地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本次基准地价编制成果的主要内容
1.本轮基准地价工作范围涵盖红花岗区、汇川区、播州区。中心城区基准地价范围总面积2095.43平方公里,东至虾子镇行政界线最东洛安江,南至三合镇行政界线最南乌江渡水库,西至三合镇行政界线最西偏岩河与花滩河交界处,北至高坪街道行政界线最北枫香堡。乡镇基准地价范围为中心城区范围外的其余26个乡镇。
2.依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公示地价体系建立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7〕27号)增加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基准地价。
3.本轮基准地价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将基准地价细分至二级分类。
4.上轮基准地价中心城区采用的是综合定级的方法,划分了六个级别;本轮基准地价中心城区采用的是分类定级的方法,商服用地划分了七个级别,住宅用地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划分六个级别,工业用地分为四个级别。
5.本轮基准地价乡镇部分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乡镇类别划分。
六、基准地价的应用
基准地价作为公示地价的一种,是土地市场建设、土地资产权益保护和土地宏观调控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可应用于地价管理、资产核算、土地税收等方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