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二号)
——单位基本情况
遵义市统计局
遵义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4月7日
根据遵义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市单位的基本情况、从业人员、资产负债状况、营业收入、分地区单位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公布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
201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50038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28514个,增长132.5%;产业活动单位60121个,增加30934个,增长106.0%;个体经营户265987个,增加145465个,增长120.7%(详见表2-1)。
表2-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
|||
类别 |
单位数(个) |
比重(%) |
比2013年增长% |
一、法人单位 |
50038 |
100.0 |
132.5 |
企业法人 |
39822 |
79.6 |
183.2 |
机关、事业法人 |
5708 |
11.4 |
35.7 |
社会团体 |
697 |
1.4 |
29.3 |
其他法人 |
3811 |
7.6 |
40.4 |
二、产业活动单位 |
60121 |
100.0 |
106.0 |
第二产业 |
11138 |
18.5 |
112.4 |
第三产业 |
49031 |
81.5 |
104.8 |
三、个体经营户 |
265987 |
100.0 |
120.7 |
第二产业 |
17544 |
6.6 |
186.7 |
第三产业 |
248443 |
93.4 |
117.2 |
2018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3457个,占26.9%;制造业6978个,占13.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6067个,占12.1%。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55687个,占58.5%;住宿和餐饮业45640个,占17.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5864个,占9.7%(详见表2-2)。
表2-2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 |
||||
行业类别 |
法人单位 |
个体经营户 |
||
数量(个) |
比重(%) |
数量(个) |
比重(%) |
|
合 计 |
50038 |
100.0 |
265987 |
100.0 |
采矿业 |
383 |
0.8 |
99 |
... |
制造业 |
6978 |
13.9 |
13406 |
5.0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464 |
0.9 |
31 |
... |
建筑业 |
2523 |
5.0 |
4008 |
1.5 |
批发和零售业 |
13457 |
26.9 |
155687 |
58.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134 |
2.3 |
10661 |
4.0 |
住宿和餐饮业 |
2747 |
5.5 |
45640 |
17.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648 |
1.3 |
753 |
0.3 |
金融业 |
168 |
0.3 |
— |
— |
房地产业 |
1885 |
3.8 |
344 |
0.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543 |
9.1 |
2595 |
1.0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390 |
2.8 |
158 |
...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571 |
1.1 |
34 |
...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875 |
3.7 |
25864 |
9.7 |
教育 |
2260 |
4.5 |
1065 |
0.4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061 |
2.1 |
1828 |
0.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663 |
3.3 |
3582 |
1.3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6067 |
12.1 |
— |
—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221个与个体经营户232户。 |
2018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39822个,比2013年末增加25759个,增长183.2%。其中,内资企业占99.8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04%,外商投资企业占0.07%。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0.57%,私营企业占86.76%(详见表2-3)。
表2-3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 |
||
登记注册类型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合 计 |
39822 |
100.0 |
内资企业 |
39781 |
99.89 |
国有企业 |
228 |
0.57 |
集体企业 |
186 |
0.47 |
股份合作企业 |
32 |
0.08 |
联营企业 |
13 |
0.03 |
有限责任公司 |
4231 |
10.62 |
股份有限公司 |
541 |
1.36 |
私营企业 |
34550 |
86.76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4 |
0.04 |
外商投资企业 |
27 |
0.07 |
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60420人(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不包含保监会、证监会和铁路运输业从业人员数),其中女性从业人员349624人。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75482人,占20.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15353人,占13.4%;教育109643人,占12.7%。(详见表2-4)。
表2-4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行业类别 |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 |
比重(%) |
|
其中:女性 |
|||
合 计 |
860420 |
349624 |
100.0 |
采矿业 |
19106 |
2428 |
2.2 |
制造业 |
175482 |
70135 |
20.4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9706 |
2941 |
1.1 |
建筑业 |
82592 |
15719 |
9.6 |
批发和零售业 |
81686 |
35996 |
9.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0292 |
6760 |
2.4 |
住宿和餐饮业 |
25199 |
16286 |
2.9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7972 |
3123 |
0.9 |
金融业 |
12296 |
5824 |
1.4 |
房地产业 |
38849 |
14815 |
4.5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56925 |
17823 |
6.6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2629 |
3430 |
1.5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0824 |
5555 |
1.3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14539 |
6554 |
1.7 |
教育 |
109643 |
61923 |
12.7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53066 |
33301 |
6.2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3183 |
6889 |
1.5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15353 |
39687 |
13.4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且合计数和分行业数据均不包含保监会、证监会和铁路运输业从业人员数。
三、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2018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不含金融业、铁路运输业,下同)总计18481.78亿元。法人单位负债(不含金融业、铁路运输业,下同)合计10932.98亿元。
2018年,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不含金融业、铁路运输业,下同)5566.56亿元。(详见表2-5)。
表2-5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
|||
行业类别 |
法人单位 资产总计 (亿元) |
法人单位 负债合计 (亿元) |
企业法人单位 营业收入 (亿元) |
合 计 |
18481.78 |
10932.98 |
5566.56 |
采矿业 |
303.73 |
230.65 |
145.58 |
制造业 |
3640.04 |
1253.46 |
1896.6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340.40 |
280.54 |
76.35 |
建筑业 |
1356.03 |
911.83 |
501.83 |
批发和零售业 |
1655.64 |
936.07 |
2222.5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10.81 |
239.64 |
56.62 |
住宿和餐饮业 |
92.94 |
50.21 |
40.7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96.63 |
58.80 |
68.78 |
金融业 |
— |
— |
— |
房地产业 |
3420.22 |
2576.67 |
338.6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032.17 |
2953.82 |
107.23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25.82 |
158.81 |
28.31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351.13 |
709.54 |
26.36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6.64 |
10.26 |
14.17 |
教育 |
398.83 |
77.76 |
13.14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34.82 |
135.97 |
15.1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03.82 |
24.59 |
13.66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687.15 |
321.39 |
- |
注:表中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的单位数据。表中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表中法人单位资产、负债总计和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不含金融业、铁路运输业数据。 |
四、分地区单位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2018年末,红花岗区(含新蒲新区)法人单位8621个,占全市法人单位的17.2%,占比较2013年末提高了2.8个百分点;汇川区5990个,占12.0%,下降了3.1个百分点;播州区5575个,占11.1%,提高了1.3个百分点;桐梓县2872个,占5.7%,下降了0.6个百分点;绥阳县1993个,占4.0%,下降了1.1个百分点;正安县2084个,占4.2%,下降了1.1个百分点;道真县2045个,占4.1%,提高了0.5个百分点;务川县1589个,占3.2%,下降了0.5个百分点;凤冈县1972个,占3.9%,下降了0.8个百分点;湄潭县3062个,占6.1%,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余庆县1818个,占3.6%,下降了1.1个百分点;习水县3685个,占7.4%,下降了0.4个百分点;赤水市2962个,占5.9%,下降了1.1个百分点;仁怀市5770个,占11.5%,提高了4.4个百分点。红花岗区(含新蒲新区)产业活动单位10278个,占全市产业活动单位的17.1%;汇川区7133个,占11.9%;播州区6669个,占11.1%;仁怀市6255个,占10.4%。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红花岗区(含新蒲新区)8621个,占17.2%;汇川区5990个,占12.0%;仁怀市5770个,占11.5%(详见表2-6)。
表2-6 按地区分组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
||||
地 区 |
法人单位 |
产业活动单位 |
||
数量(个) |
比重(%) |
数量(个) |
比重(%) |
|
合 计 |
50038 |
100.0 |
60121 |
100.0 |
红花岗区 |
8621 |
17.2 |
10278 |
17.1 |
#新蒲新区 |
1687 |
3.4 |
2104 |
3.5 |
汇川区 |
5990 |
12.0 |
7133 |
11.9 |
播州区 |
5575 |
11.1 |
6669 |
11.1 |
桐梓县 |
2872 |
5.7 |
3460 |
5.8 |
绥阳县 |
1993 |
4.0 |
2414 |
4.0 |
正安县 |
2084 |
4.2 |
2708 |
4.5 |
道真县 |
2045 |
4.1 |
2447 |
4.1 |
务川县 |
1589 |
3.2 |
2243 |
3.7 |
凤冈县 |
1972 |
3.9 |
2425 |
4.0 |
湄潭县 |
3062 |
6.1 |
3742 |
6.2 |
余庆县 |
1818 |
3.6 |
2128 |
3.5 |
习水县 |
3685 |
7.4 |
4747 |
7.9 |
赤水市 |
2962 |
5.9 |
3472 |
5.8 |
仁怀市 |
5770 |
11.5 |
6255 |
10.4 |
注:表中红花岗区数据包含新蒲新区。
2018年末,在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红花岗区(含新蒲新区)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3351人,占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19.0%;汇川区118575人,占13.8%;仁怀市113902人,占13.2%(详见表2-7)。
表2-7 按地区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
||
地 区 |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人) |
|
其中:女性 |
||
合 计 |
860420 |
349624 |
红花岗区 |
163351 |
67841 |
#新蒲新区 |
40364 |
18159 |
汇川区 |
118575 |
46453 |
播州区 |
93111 |
36753 |
桐梓县 |
52781 |
18713 |
绥阳县 |
34133 |
14644 |
正安县 |
38341 |
15669 |
道真县 |
28780 |
12337 |
务川县 |
25033 |
10200 |
凤冈县 |
26715 |
11390 |
湄潭县 |
40868 |
18227 |
余庆县 |
23171 |
10674 |
习水县 |
55465 |
21220 |
赤水市 |
46194 |
18928 |
仁怀市 |
113902 |
46575 |
注:表中所有数据均不包含保监会、证监会和铁路运输业从业人员数,红花岗区数据包含新蒲新区。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法人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负债和其他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受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其他法人等。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3)能提供收入或者支出等相关资料。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